网站地图联系我们English中国科学院
60周年学术活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60周年学术活动 > 回忆感言
王多云:风雪干柴沟
发表日期: 2016-04-11 来源: 综合处
打印 文本大小:    关闭

  生命中总有一个地方令人心有情愫,梦影环绕,总有一件事情令人经久不忘,深刻心间,对我来说,它就是兰州地质所。那里有我熟悉的一草一木,那里有指引我走上学术成长道路的老师和前辈们,那里有我沉积在脑海中早已固结,但历久弥新的青春往事。 

  在兰州地质所工作23年,有许多珍贵回忆,其中最深刻的记忆是硕士生期间跟随导师去柴达木盆地的野外考察,那是我进入兰州地质所的第一次野外工作。可以说,那次野外工作的经历和锻炼,对我以后的职业生涯从学术方向、专业理念以及职业心理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终生难忘。 

(一) 

  我是19839月考取导师陈应泰研究员的硕士生而进入兰州地质所的。1985年,青海油田将一个项目委托给了兰州所,陈老师负责沉积和油藏方面的工作。由于项目进度的原因,必须尽早进入盆地开展工作,于是在做了必要的准备工作后,在4月初天气还没有到完全转暖的季节,陈老师便带着徐洪生师兄和我,还有司机小贾(后来在当地雇请了几位助手),经河西走廊到敦煌,翻越当金山口进入盆地,第5天才到达一个名叫茫崖的地方。 

  茫崖是柴达木盆地西部最边缘的一个小镇,位于阿尔金山和昆仑山的交汇处。站在这里远眺尕斯库勒盐湖,的确有一种茫海无涯的感觉。茫崖镇所在地名叫花土沟,如同小说《林海雪原》里的夹皮沟一样,显得非常落后和原始,街上没有一家饭馆,只是发现那里的鸡和狗都是清一色的黑色,人的皮肤也有一层黑色,原来,这是因为家家都用油田的废弃渣油(重油的俗称)或者油砂来做燃料导致空气中的黑色油雾浓度过高所致。 

  干柴沟在地理和地质上都非常有名。它位于高海拔阿尔金山的南麓,是一条近南北向的从阿尔金山南坡流向柴达木盆地的季节性河流冲刷而成的巨大沟谷,沟谷中几乎出露了从冲积扇(水下扇)-扇前河流-三角洲-湖泊的所有相带和岩石组合。尕斯库勒油田的主要储油地层第三系干柴沟组,就是以此沟谷命名的。因此,干柴沟剖面是了解和刻画尕斯库勒油田石油地质特征最重要也可能是唯一的野外研究对象。然而,由于远离人烟区,山大沟深,海拔高,人迹罕至,使许多地质家望而生畏。 

  茫崖花土沟离干柴沟还有100多公里的路程,是离干柴沟剖面最近的有人区。我们大约是420日进驻干柴沟的。之前,陈老师带我们事先查勘了进入干柴沟的道路,野外营地设在了能够防洪水、避风雪以及离工作面距离最近的位置。实际上,宿营地距离上游和下游最远的工作点也有七、八公里路程。 

  当时的装备十分简易和落后。一辆三轴八轮的旧军用卡车,老得外表漆皮都掉了不少,车速很慢,经常在路上抛锚。三顶破旧的帐篷,门口封闭不严,三个人睡到里边非常拥挤。做饭设备,除了简单的锅碗瓢盆之外,最主要的是一口高压锅和一台高压喷灯。野外防寒衣服和被褥都是自己准备的,那时好像没有统一由所里配备的野外衣服和睡袋。参考资料非常缺乏,当时要收集地形图,地质图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等十分困难,陈老师带的一张小比例尺地质图是我们唯一的向导。从现在的标准看,这样的装备根本不具备到阿尔金山腹地驻扎考察的条件。 

  干柴沟剖面出露非常好,地层齐全,产状稳定,按照事先的工作设计,剖面的详细观察和局部测量进行得有条不紊,我是第一次跟陈老师学习测量剖面的工作,虽然人手少,但按照固定的程序工作,效率还是很高的。拉卷尺、量产状、地层分层、读分层数据、记录岩性描述以及采集样品等等成了每天程式化的似乎非常枯燥的工作。 

  最大的挑战是恶劣的工作生活条件。对于我这个从前没有吃过大苦头、初次在野外驻扎工作的学生来说,面对的一切都是第一次。 

  水是第一必需品。干柴沟的水是从花土沟运进的。除了做饭用水外,每天只有一个5升塑料桶水供我们几个在野外饮用,中午的干馒头咸菜和水等几个食品要件中,水是最紧张的。我们几个人中,陈老师的忍渴能力最强,我每天喝水可能比较多,徐洪生学长也有意识省水让我喝。经过锻炼,后来我的饮水量也少了。每天早上和下午收工回来的洗脸都是用湿毛巾擦一把,等毛巾干了之后,再把沙子抖落干净继续使用。洗澡是不可能的事,在大风沙尘中工作而不能洗澡的情景是可想而知的。 

  干柴沟其实没有一棵干柴,没有一棵草,甚至是没有一只鸟儿飞过的不毛之地。煮饭用火完全靠一只高压喷灯,这种本来是在低温条件下用来加热汽车发动机底壳的设备,成了煮饭的唯一能源。野外吃饭相当简单,在工作面上的午饭几乎天天是馒头和咸菜,只有下午回到帐篷,如果没有风沙,伙食才能稍有改善。司机小贾的馒头做得不错,用高压锅和高压喷灯,也能做出比较可口的饭菜。有时我们几个顶着暮色回到帐篷,小贾师傅会准备好诸如油炸饼等特色食品,给疲惫和饥饿中的大家一个惊喜。 

  风沙是野外工作的最大障碍。柴达木盆地西部每年4-6月份是多风季节,来自阿尔金山方向的山风沿着干柴沟顺沟而下向南直奔盆地,卷起裸露的沙尘呼呼作响,最大的风力可能达到5-6级,而且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刮风。每当有大风,我们的野外工作不得不停止。有时上午天气晴朗,下午却大风骤起。上半夜能看到天空的星星,下半夜就大风来袭。夜里大风来了,不得不用被子蒙头坚持睡觉,第二天醒来,先小心翼翼地抖干净头顶的沙子,然后再掀开被子起床。做好的饭吹进沙子,也得坚持吃下去。 

  一场暴风雪给我留下终生铭刻在心的记忆。5月中下旬的柴达木盆地已经是雨落花开的季节,阿尔金山南麓是背风区,这个季节应该鲜有大雪的气象记录。但是在5月下旬的一天,夜里大风骤起,夹杂着雪花,起初认为很快就会停止,结果是风停了而雪越下越大,第二天天亮,大家艰难地起床后,发现山野一片白茫茫,足有十厘米厚的大雪掩埋了我们的锅灶和其他一切用具。当时我站在被大风吹得歪斜的帐篷前,环顾四周死一般寂静的山峰覆盖着皑皑白雪,想起一个多月来在此处艰难艰苦的工作,想到在这人迹罕至的干柴沟里得不到远在家乡临盆待产的爱人的任何消息(在离开干柴沟回到冷湖后,才得知女儿425日出生,6月底才见到她,取乳名阿昆,表达我在(阿)尔金山和(昆)仑山交汇处的干柴沟工作的涵义),不禁鼻子一酸两眼顿时模糊。当时的心理,或是抱怨恶劣的天气使自己的工作热情受到打击而感到委屈,也或是对野外艰苦工作和眼前可怕景象感到畏惧,也或是瞬间对选择的职业产生怀疑和动摇等等。多年之后,这个情景历历在目。 

  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陈老师带领我们坚持工作了近两个月,最终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走出干柴沟,有种克服困难后成功喜悦,我还写了几句话:阿金茫崖会昆仑,尕斯碧波荡春风。干柴沟里斗风雪,楼兰古道有新人。 

(二) 

  风雪干柴沟的经历转眼过去了三十多年,现在回想起来,那次经历对我以后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深刻影响,我至今走过的职业道路都深深刻有风雪干柴沟的印记。 

  干柴沟的工作虽然十分艰苦,但是取得的成果并没有获得预期效果,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实际上,从露头剖面这个窗口看到的地质信息是局部的有限的。在现代石油地质学中,如果缺乏油田测井和地震的知识和研究手段,将无法开展工作。于是,风雪干柴沟之后,陈老师同意我又去成都地质学院进修测井和物探课程。那次知识扩充,收获颇多,直接影响了我以后的研究方向。我的硕士、博士论文以及后来承担的项目几乎全部是沉积地质学和矿场及勘探地球物理相结合的内容。 

  风雪干柴沟时见识了陈老师的刻苦精神和治学态度。当时陈老师已50多岁,白天一起带我们在剖面工作,晚上还在昏暗蜡烛光下看资料、对比剖面,有时一阵风来吹灭蜡烛,风过后又重新点燃。陈老师手把手传授给我的对露头剖面重要性的理解以及观察和测量剖面的经验和知识,一直是我从事野外工作的资本。徐洪生学长年龄比我大,生活经验丰富,做事热心细致,处处给予我帮助和照顾。小贾师傅和我年龄差不多,是项目组临时聘请的司机,诚实勤快。从干柴沟获取的东西,不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都使我受益巨大。后来,我将这些体验和收获也传给了我的学生,他们跟随我在鄂尔多斯、新疆和四川等盆地考察和研究的野外剖面不少于300条(次)。 

  风雪干柴沟的经历对我职业心理的影响也是巨大和深远的。那一场大雪对我有刻骨铭心的记忆。后来,我把风雪干柴沟和林冲的风雪山神庙做了一个似乎不恰当的比较。林冲在山神庙的那一天早晨,面对皑皑白雪,发出了好大一场雪的感慨和怒吼,他在迷茫、无奈和觉醒中义无反顾地走向梁山,从此蜕变为一个替天行道的梁山英雄。风雪干柴沟之后,我由一位幼稚的初涉专业的年轻学生逐渐蜕变成了一位热爱事业,不怕困难和乐观向上地质工作者,这种阳光心态和职业心理一直伴随着我。多年来,每每去野外考察,不论条件多么艰苦和环境多么危险,风雪干柴沟的经历始终是我的精神动力和信念源泉,始终以热情乐观的情绪对待我的工作,感染我的学生。 

(三) 

  今年是丙申猴年,兰州地质所到了一个甲子的年华。作为和兰州地质所同龄并且在那里工作了二十多年的我,不禁感慨万千。1956年,和我父母差不多同龄的前辈们就已经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大西北的黄河岸边,开始了白手起家的创业。而我到兰州地质所读书工作时,已经坐享他们的成果了。1950年代青春洋溢的帅男靓女们,现在大都到了耄耋之年,每当我回忆起在兰州地质所的时光,眼前总是浮现这些老师们的身影,回忆起他们给予的直接或者间接的教导和帮助。在此谨向我的导师陈应泰先生和其他前辈和老师们致以深深地敬意和表达最衷心地祝福。           王多云(丙申,庚寅,北京京师园)

  

  作者王多云简介:

    王多云,男, 19839月进入兰州地质所师从陈应泰研究员从事沉积地质学方向的研究工作。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室主任、科计处长,所长助理等职务。2006年离开兰州地质所,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附件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382号 邮编:730000 电话:0931-4960977 传真:0931-8278667 
版权所有 ? 2009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陇ICP备05000310号
62010202000243